原标题:绿林间的“黑疮疤”:朔州市平鲁区向阳堡乡煤场污染侵蚀生态,谁为监管缺失负责?
朔州市平鲁区向阳堡乡东坡上村南400米处,一煤场的作业场景令人触目惊心。大量煤炭赫然露天堆放,运输装卸过程无任何防尘抑尘措施,煤尘随风肆虐,严重侵蚀着周边脆弱的生态环境。
更令人忧心的是,就在该煤场不远处,一片林间空地被悄然“征用”。现场所见,黑漆漆的煤泥如疮疤般铺满林地中央,露天晾晒、堆积的作业方式,使本应葱郁的土地沦为工业废弃物的“晒场”。黑泥与绿树的刺眼对比,无声控诉着对生态法规的漠视。
这些煤泥不仅破坏了土地的原有生态结构,导致植被难以生长,而且随着雨水的冲刷,煤泥中的有害物质还会渗入地下,污染土壤和地下水,进一步加剧生态恶化。双重污染源持续夹击,让宁静乡村深陷环境困局。
面对如此严重的煤场污染问题,监管的缺失令人深思。公众质疑声四起:该煤场如何通过环评审批?其土地与环保手续是否真实合法?属地政府与环保部门在此过程中肩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。政府作为地方发展的管理者,有责任维护当地的生态平衡和居民的生活质量;环保部门作为环境的守护者,更应积极履行职责,对这类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。
朔州市及平鲁区曾多次强调对环境违法“零容忍”立场。正如平鲁区副区长贺永兴面对中央环保督察交办问题时的承诺:“立行立改,不推诿、不回避”。如今,平鲁区向阳堡乡东坡上村的煤尘与黑泥,正考验着这份承诺的重量。
我们呼吁平鲁区生态环保局与向阳堡乡政府立即行动,彻查涉事企业环评手续真实性,依法严惩违法行为,并建立长效监管机制。绿水青山的守护,需以“立行立改”的决心,阻截每一处蔓延的污染。